1)冷战
1.1 冷战
1.2 苏联军事及政治势力
1.3 北约及华约
1.4 核军备竞赛
1.5 太空竞赛
2)苏联解体
2.1 苏联的演变
2.2 东欧剧变
2.3 苏联解体
3)苏联及东欧剧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2.1 苏联的演变
2.2 东欧剧变
2.3 苏联解体
3)苏联及东欧剧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1959年的世界冷战格局
北大西洋公约成员国 美国的其它盟国 殖民地区域 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苏联的其它盟国 不结盟的国家
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 1945 年至 1990 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 “冷” 方式进行,即 “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 “冷战”。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总目标是主宰世界。二战尚未结束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构想战后世界蓝图,其主要的战略构想是大国合作,特别是美苏合作,同时安排战后世界,共同维持战后世界秩序,但是必须由美国充当老大,主宰世界。
战后初期,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美国需要为其远远超过国内需求的生产能力,大量产品和大量资金,去最大限度地拓占海外市场和投资市场。美国需要依靠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来保持其头号大国地位,力图称霸世界。
而苏联在战后初期的战略总目标也是确保头等大国地位和势力范围,并且发展壮大以苏联为首的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推进世界革命。其主要战略构想是,巩固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和势力范围,建立包括东欧在内的保障苏联安全的屏障,增强苏联的国力,扩大苏联的影响,推进并领导世界革命。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还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规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发人们极高的关注。这种紧张态势几乎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改变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希腊内战、中国国共内战、韩战、中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 (1979年) 和 两伊战争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这场全面的 “东方对西方” 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双方都拥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冲突可能导致全人类毁灭,因此双方都尽力避免发生全面的 “热” 战,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极权铁幕和共产专制、企图将民主国家纳入极权专制的统治;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剥削劳工。
维基百科:《冷战》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86%B7%E6%88%98
维基百科:《苏联军事》
http://zh.wikipedia.org/zh-sg/%E8%8B%8F%E8%81%94%E5%86%9B%E4%BA%8B
NATO and Warsaw Pact Map |
苏联在亚洲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中亚、东亚、东南亚及中东也有与苏联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尤以东亚及东南亚最为显著。苏联在非洲都有零星的同盟国,这些同盟国主要集中在南非洲,以及东非洲。
维基百科:《苏联》
http://zh.wikipedia.org/zh-sg/%E8%8B%8F%E8%81%94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8C%97%E5%A4%A7%E8%A5%BF%E6%B4%8B%E5%85%AC%E7%BA%A6%E7%BB%84%E7%BB%87
1955 年苏联和东欧国家组建华沙公约组织,以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华约组织;在亚洲方面,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些共产国家之外,奉行共产主义或称社会主义的国家都是华约组织观察员国。
北约、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维基百科:《华沙条约组织》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8D%8E%E6%B2%99%E6%9D%A1%E7%BA%A6%E7%BB%84%E7%BB%87核军备竞赛
北约、华约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双方以冷战形式的军事对抗正式开始。
维基百科:《华沙条约组织》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8D%8E%E6%B2%99%E6%9D%A1%E7%BA%A6%E7%BB%84%E7%BB%87核军备竞赛
二战结束后的头几年,美国一直在核武的知识和至为重要的原料上称霸。当美国以为可以透过这样的独特优势来令苏联屈服,但并不成功。苏联政府默默的大力研发他们自己的核武器。当美国的智囊认为苏联直到 1950 年代的中期也不可能发展出核武器的时候,苏联于 1949 年的 8月29日 引爆第一枚试爆,震惊全世界。
各国开始研究氢弹,由美国首先于 1952 年 11月1日 试爆。同样的苏联对于美国的能引爆可服役的热核武器感到惊讶,他们要到 1953 年 8月 才成功,而且直到 1955 年才能成功研发 "真正" 多阶段式氢弹。
飞弹一直被认为是核武理想的平台,随着 1957 年 10月4日 苏联发射了第一颗沿地球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开始,苏联向世界展示了他们有能够击中世界任何地方的飞弹。苏联的人造卫星经过西方媒体广泛报道后导致了美国的恐慌和政治争论。
相互保证毁灭及恐怖平衡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美国和苏联都有足以消灭对方的力量。各方发展了自己的二次打击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即使在受到对方的全面袭击之后,仍然可以发动毁灭性打击。这个政策就是后来著名的相互保证毁灭的一部分:各方知道任何对对方的攻击对自己而言也是毁灭性的,从而会(按理)避免攻击对方。
维基百科:《核军备竞赛》
http://zh.wikipedia.org/zh-sg/%E6%A0%B8%E8%BB%8D%E5%82%99%E7%AB%B6%E8%B3%BD
核战的后果
核武的辐射、冲击波和产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力和破坏作用以及所造成大面积污染,可以使整个世界被它毁灭。 核爆后的尘埃带来 “核冬天”,最终将可能导致人类的灭亡。
维基百科:《核战争》
http://zh.wikipedia.org/zh-sg/%E6%A0%B8%E6%88%98%E4%BA%89
Sputnik 1 launched using R-7 ICBM |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A4%AA%E7%A9%BA%E7%AB%B6%E8%B3%BD
http://zh.wikipedia.org/zh-sg/%E5%8F%B2%E6%99%AE%E5%B0%BC%E5%85%8B%E5%8D%B1%E6%A9%9F
苏联的演变
http://baike.baidu.com/view/502026.htm
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
其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缺乏民主,干部阶层不可避免日益官僚主义化,号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的干部群体,逐渐蜕变为一个与人民对立的特权阶层,群众日益感受到特权阶层与自己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驰。
最明显的就是苏联内部的特供商店,特供商店里充满了外国名贵以及苏联国内极缺的商品,应有尽有,专供苏联的特权阶级享用。相较之下,大部分苏联人民却必须忍受质劣与陈旧、无人想买的东西。
维基百科:《苏联》
http://zh.wikipedia.org/zh-sg/%E8%8B%8F%E8%81%94
官僚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出现 “老人政治” 局面。1980年,14 名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为 70.1 岁。老人政治使苏联社会暮气沉沉,缺乏应有的活力。
从 1982年 11月 到 1985年 3月,两年多时间里,苏联3位年迈的最高领导人相继病故,这引起了主要大国的高度关注。
1985年 3月11日,苏共中央全会选举新的党中央总书记,时年 54 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政坛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戈尔巴乔夫来说,改革是苏联的必由之路。他提出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的概念,并把 “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 和 “公开性” 作为三大 “革命性倡议”。
http://baike.baidu.com/view/502026.htm
戈尔巴乔夫 |
BBC News: 《Mapping the Fall of Communism》
东欧国家在 80 年代时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政治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共产党或工人党的领导人被迫放弃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把建立 “民主社会主义” 作为其奋斗目标,放松了对社会实施的高压统治,实行政治多元化,减弱了对反对派的打压,反对势力大增,通过大选建立新政权。
维基百科:《东欧剧变》
http://zh.wikipedia.org/zh-sg/%E4%B8%9C%E6%AC%A7%E5%89%A7%E5%8F%98
苏联瓦解前,东欧共有 8 个国家。自 1989 年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互动百科:《东欧剧变》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9C%E6%AC%A7%E5%89%A7%E5%8F%98
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 “苏东剧变”。
百度百科:《苏东剧变》
http://baike.baidu.com/view/502026.htm
八一九政变及苏联解体
苏联是由 15 个加盟共和国组成,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自身主体民族的语言。
百度百科:《苏联》
苏联瓦解前,东欧共有 8 个国家。自 1989 年起,东欧局势发生激烈的动荡,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互动百科:《东欧剧变》
http://www.hudong.com/wiki/%E4%B8%9C%E6%AC%A7%E5%89%A7%E5%8F%98
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 “苏东剧变”。
百度百科:《苏东剧变》
http://baike.baidu.com/view/502026.htm
八一九政变及苏联解体
http://baike.baidu.com/view/6824.htm
1991年 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 3 天便宣告失败。
虽然戈巴契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苏联共有 15 个加盟共和国,八一九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在 1991 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取代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 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从此,苏联正式解体,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瓦解。
维基百科:《苏联解体》
1991年 8月19日,苏共中的保守派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在人民、军队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下,政变仅仅维持 3 天便宣告失败。
虽然戈巴契夫在政变结束后恢复了职务,但联盟中央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大加强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苏联共有 15 个加盟共和国,八一九政变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西伯利亚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在 1991 年年底,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取代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1991年 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从此,苏联正式解体,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瓦解。
维基百科:《苏联解体》
http://zh.wikipedia.org/zh-sg/%E8%8B%8F%E8%81%94%E8%A7%A3%E4%BD%93
更多资料:
BBC News:《Collapse of USSR:10 Years on》
http://news.bbc.co.uk/hi/english/static/in_depth/europe/2001/collapse_of_ussr/maps/default.stm
苏联及东欧剧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
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写在我的一本书《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的解体》。我花了 1991 - 1996 年 6年 的时间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期间,我与前苏联的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家会过面。我的研究证明,西方的这些主流观点与事实不符。
关于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说。1950年,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直到 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 4.8%,而美国只有 3.3%,这可是西方的数据呵。同期,东欧也比西欧快。1975年后,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术进步放慢了,这时的增长率比美国低,但仍然有 1.9% 或 1.8% 的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增长,不能叫做经济崩溃。苏联解体后,经济才崩溃。
再看西方的第二个主流观点,即政治上的原因。苏联曾搞过许多民意测验。1991年 5月 进行的、由美国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测验,在苏联的欧洲部分进行。抽样人口中,10% 赞成改革前的社会主义;36% 赞成更多民主的社会主义;23% 赞成瑞典式的社会主义;只有17% 赞成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这恰恰是叶利钦在 1992 年以后建立的。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苏联人民的意愿。在是否保留苏联的投票中,大多数也是赞成保留的。
我对苏联解体的解释是,苏共上层精英,分别进行了讨论,以决定其意识形态。他们当中,9.6% 赞成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12.3% 赞成民主社会主义;76.7% 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取其他态度的占 1.4%。这就与人民群众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层的大部分人赞成资本主义。他们与其他集团结盟,与黑社会、富翁、城市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结盟。他们结成联盟,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
在 80 年代末辩论苏联发展的方向时,他们就开始作出选择性的思考:如果改革达到民主化,就会减少特权和权力;如果回到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虽有相对的特权和地位,但特权又受到原有的社会主义机制的限制,也不能积累过多的财富,更不能把特权和财富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精英们认为资本主义能够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机会,不但管理,而且拥有财富、传给子孙后代。这可以解释他们观点的迅速变化。他们意识到,必须使苏联解体,才能获得巨大的权力。苏联精英相信,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会使他们成为富人。
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我研究了苏联的高级官员,比如切尔诺梅尔金,当了多年的总理,他80 年代当天然气部长,92 年就成为天然气垄断公司的拥有者,掌握了 40% 的天然气储备,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柯尔科夫斯基,我 93 年采访他时,他描写了他在 80 年代曾是共青团领导人时,怎样利用国家的资金,建设他自己的私人银行。他们不顾人民的反对,建立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证明:由一些精英掌权是不持久、不稳定的。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握有实现转向资本主义的权力。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解释苏联解体,也适用于解释东欧的剧变。
摘自:
凤凰网:《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更多资料:
BBC News:《Collapse of USSR:10 Years on》
http://news.bbc.co.uk/hi/english/static/in_depth/europe/2001/collapse_of_ussr/maps/default.stm
叶利钦 (中港译名) 耶尔辛 (马新译名) |
苏联及东欧剧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
关于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写在我的一本书《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的解体》。我花了 1991 - 1996 年 6年 的时间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期间,我与前苏联的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家会过面。我的研究证明,西方的这些主流观点与事实不符。
关于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说。1950年,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直到 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 4.8%,而美国只有 3.3%,这可是西方的数据呵。同期,东欧也比西欧快。1975年后,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术进步放慢了,这时的增长率比美国低,但仍然有 1.9% 或 1.8% 的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增长,不能叫做经济崩溃。苏联解体后,经济才崩溃。
再看西方的第二个主流观点,即政治上的原因。苏联曾搞过许多民意测验。1991年 5月 进行的、由美国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测验,在苏联的欧洲部分进行。抽样人口中,10% 赞成改革前的社会主义;36% 赞成更多民主的社会主义;23% 赞成瑞典式的社会主义;只有17% 赞成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这恰恰是叶利钦在 1992 年以后建立的。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是苏联人民的意愿。在是否保留苏联的投票中,大多数也是赞成保留的。
我对苏联解体的解释是,苏共上层精英,分别进行了讨论,以决定其意识形态。他们当中,9.6% 赞成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12.3% 赞成民主社会主义;76.7% 赞成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取其他态度的占 1.4%。这就与人民群众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层的大部分人赞成资本主义。他们与其他集团结盟,与黑社会、富翁、城市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结盟。他们结成联盟,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
在 80 年代末辩论苏联发展的方向时,他们就开始作出选择性的思考:如果改革达到民主化,就会减少特权和权力;如果回到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虽有相对的特权和地位,但特权又受到原有的社会主义机制的限制,也不能积累过多的财富,更不能把特权和财富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精英们认为资本主义能够为他们提供最大的机会,不但管理,而且拥有财富、传给子孙后代。这可以解释他们观点的迅速变化。他们意识到,必须使苏联解体,才能获得巨大的权力。苏联精英相信,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会使他们成为富人。
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我研究了苏联的高级官员,比如切尔诺梅尔金,当了多年的总理,他80 年代当天然气部长,92 年就成为天然气垄断公司的拥有者,掌握了 40% 的天然气储备,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柯尔科夫斯基,我 93 年采访他时,他描写了他在 80 年代曾是共青团领导人时,怎样利用国家的资金,建设他自己的私人银行。他们不顾人民的反对,建立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证明:由一些精英掌权是不持久、不稳定的。这些掌权者最终认识到,维护社会主义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同时,他们又握有实现转向资本主义的权力。这一点不仅适用于解释苏联解体,也适用于解释东欧的剧变。
凤凰网:《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在清华大学的讲演录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sulian1977/200908/0818_7734_1308218.shtml
《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的解体》
http://books.google.com.my/books/about/Revolution_from_above.html?id=GtzRWlv6DggC&redir_esc=y
http://books.google.com.my/books/about/Revolution_from_above.html?id=GtzRWlv6DggC&redir_esc=y
由[我是我所是]整理